現在行內流行一句,炒完材料繼續炒工。大師作品價格飛上天。真的嗎?我反而認為,有創意的大師作品價格偏低。
當然,在大師滿天飛的今天,不乏個別大師讓徒弟做,打上自己名號,工藝精美難談上,個別甚至粗糙,更談不上創意。這類東西應該低價。
個別大師不立足創意,一味仿制,或仿制別人,或仿制自己。東西可能精美,但是價值有限。
一些大師立足創意,工藝精美,在上面二類作品的掩蓋中,很難出彩。價格不是高,而是低。為什么這么講?基于以下原因。
1玉雕題材所用材質難,不比油畫,國畫等作品,受材質影響小。很多大師創意作品,以川料南紅為計,價格才幾萬。因為白玉,翡翠本來材料價值高,難以計算工藝價值。而一個青年畫家,一點小名氣,一張畫就是幾萬。二者難度,不可同日而語。
2一個玉雕師的創作生命有限,畫家可以畫很久,有老中青不同時期作品。而一位玉雕師傅,從學徒,到出師幾年,出師后摸索,平均七八年時間,方能有所作為,技藝成熟時,年齡已經是三十出頭,這時有創意作品才可能出現,45歲后,眼便開始花,無法執刀,所以一位玉雕大師創作時間,也就是十五年左右。
3似南紅這類硬度極高,脆性的玉石,創作不僅僅高于畫家的難度,更高于木雕,漆雕,或者軟石印章如田黃等難度,發揮上困難不少,為什么有創意的作品起不來價?
綜上所述,大師作意類作品,是價值谷底。這個不是炒工,是無人發現的珍寶。也只有藏家認可這個珍寶價值,大師才有動力創作出更新更美的作品,玉器才會有一個新時代的來臨。
---轉自:等水樓主